【《瞭望》新闻周刊】郑州:文保城建两不误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时间:2020/02/16 10:26  

        ◇既有效保护了文物和遗址,更让文物“活”了起来
  
   ◇考古前置改革实施两年来,文保与城建两不误的优势初步显现
  
   ◇“过去往往把文物当作城市建设的阻碍者,不敢拆不敢动。生态保遗换了一种保护方式,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既得到有效保护,又得到充分展示。”
  
  

        “伸手一摸,秦砖汉瓦,抬脚一踩,夏商文化”。
   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河南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文明的重要承载区、全国六个大遗址保护重点片区之一,众多珍贵文物、重要遗址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
   近年,在各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普遍存在矛盾的大背景下,郑州以城建用地考古前置、生态保遗、打造博物馆之城等创新做法,既有效保护了文物和遗址,更让文物“活”了起来。从冲突到融合,历史与未来正在这里走向“默契”。
  
  考古前置破解建设与文保冲突
  
   2项世界文化遗产、8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万处不可移动文物……郑州是全国拥有重要文物最多的城市之一。至今,郑州有4项考古项目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14项入选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共发现史前至秦汉时期古城遗址40余座,不断更新、丰富着华夏文明史。
   随着郑州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城市建设中的文物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土地出让后再考古,一旦发现文物,工期就得延误,风险和成本大幅增加;赶进度、压成本,文物工作跟随建设项目开展的被动保护模式,则造成文物保护成效大打折扣。
  “几乎每年都会有地块因考古耽误工期,不仅经济效益受损,考古发掘费用少则几十万、多则上千万,都是公司自己承担。”提起中标“风水宝地”的经历,河南本土房企正商集团运营经理陈继国也很无奈。
  2018年1月1日起,郑州市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改革,国有建设用地在土地出让前,由自然资源部门先办理考古审批手续。未发现文物遗存的,直接公开出让;发现文物并异地保护的,发掘保护后出让;发现文物需要原址保护的,调整用地规划;发现文物,可保护与建设兼顾的,由文物部门明确保护条件,附条件出让。
  “通过这种形式,实现了真正的净地挂牌出让。”郑州市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处处长张翼介绍,文物工作在无利益干扰下进行,增强了文物保护力度,同时建设方拿地后能马上投入建设,化解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
  考古前置改革实施两年来,文保与城建两不误初步显现。2018年,在中原区白寨安置区土地出让之前,文物勘探发现了一座面积近20万平方米的商代早期城址,为研究夏商时期城市文明和国家文明增添重要考古资料。中原区及时调整区域规划,为安置区另行选址,并将该商城遗址调整为文物保护区。
  
  生态保遗为文物穿上绿色铠甲
  
  池塘碧波荡漾,岸边绿树环绕,石桥回廊古色古香,一面青铜墙完整呈现了商朝地图和商王世系,建筑上点缀着玄鸟、饕餮纹等图案。
  位于郑东新区的小营点军台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殷商文化气息浓郁,是附近居民休闲的好去处。“这里之前是片垃圾成堆的荒地,2018年才建成花园。”正在公园里游玩的市民刘子真说,自己常与家人来散步,知道这里是一处三千多年前的商朝遗址。
  郑州拥有众多年代久远的土遗址,不可移动,裸露在外,极易遭到破坏。传统的围挡、大棚等保护措施,既有碍美观,也不利于市民学习感受,往往是“地下气象万千,地上毫无生机”,群众关注度不高。
  自2017年起,郑州率先提出“生态保遗”,依照自然环境,与林业、农业、湿地等项目灵活结合,建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将文物保护与展示融为一体。小营点军台遗址生态文化公园便是其中一例,总投资1148万元,占地约1.85万平方米,公园2018年底建成开放,实现了文物保护、城市美化和群众休闲多功能兼顾。
  “过去往往把文物当作城市建设的阻碍者,不敢拆不敢动。生态保遗换了一种保护方式,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既得到有效保护,又得到充分展示,实现了惠及于城市,惠及于人民。”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说。
  据介绍,目前,郑州市已谋划遗址生态文化公园100余处,已建成新密李家沟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打虎亭汉墓生态文化公园、白寨遗址等24处,启动规划、建设70余处。预计市、县两级“生态保遗”总投资额将逾百亿。
  
  建博物馆之城提升城市气质
  
  郑州市紫荆山公园旁,一座两层中式小楼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只见楼外墙镶嵌着唐代鲁山段店窑址陶瓷残片,步入二楼展厅,数千件精美陶瓷涵盖了从仰韶文化时期到清朝的各个时期。这是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为民营,虽规模不大,但步入其中的游客都对优雅的环境和精致的藏品赞不绝口。
  像这样“小而美”的博物馆在郑州还有不少:反映厨房文化发展的中国厨房文化博物馆、展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远古文化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讲述黄河历史的黄河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将历史娓娓道来。
  一直以来,郑州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还较低。为解决博物馆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近年来,郑州市加强推动和扶持博物馆建设,努力打造“博物馆之城”。
  2019年5月,《郑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出台。根据规划,未来三年,郑州市将新增100家以上博物馆;郑州市域内从30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发展到10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7个月后,《郑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扶持办法》正式实施,设立博物馆事业发展资金,每年拿出5000万元用于博物馆事业发展,新建非国有博物馆最高补300万元。
  目前,郑州市各类博物馆已启动建设。按照规划,郑州市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郑州运河遗产博物馆、南水北调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都将在2021年前建成。同时,依托郑州商城遗址、近现代工业遗产第二砂轮厂区旧址、二七纪念塔等珍贵历史资源,郑州市还确定建设四大历史文化片区,并将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创建黄河文化展示主地标城市,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
  不仅要建好,还要让博物馆活起来。适逢新春佳节,纳吉福、送春联、剪窗花……郑州博物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陆续推出充满节日气息的文化活动。来一趟“文博游”成为不少郑州市民的选择。
  任伟表示,今后还将搭建流动博物馆等活动新平台,把展览送进乡村、社区、学校、军营、企业。探索文教结合新模式,不断提升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把博物馆建设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让群众在郑州能够真实感受到穿越千年的历史,真正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机结合。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