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晚报】运河明珠光华璨
来源:郑州晚报  时间:2020/09/18 10:42  

厚重的黄河文化是惠济区最大的文化优势,把黄河生态文化带建设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展示的主体工程,“突出自然、融入文化”,将黄河文化、大汉文化、运河文化等历史文化演绎好,打造“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的主地标。

深度挖掘、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以运河文化为主线,呈现以荥阳故城为代表的文化地理单元,促进产业与文化跨界融合。深入挖掘弘扬历史文化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为北静惠济增色添彩。

郑报全媒体记者 刘怡辰 蔺洋

惠济桥见证曾经的繁荣

惠济区作为郑州市内五区之一,因境内遗存隋唐时期的惠济长桥而得名,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区域。

“惠济长桥”是“荥泽八景”之一,始建于隋唐年间,桥下流淌的通济渠,带动了此地的繁荣,惠济桥成为隋唐大运河上的重要水上交通枢纽。“彩虹天半落何年,惠济美名到处传。”清县令崔淇对惠济长桥美景赞曰。2014年6月22日,这座坐落在通济渠郑州段的惠济桥作为中国大运河项目上的重要节点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得名于此的惠济区也如同这座长桥,被更多的人熟知。

大运河传承千年文明

通济渠郑州段是隋代大运河的中枢河段,也就是通济渠流经今日惠济区的部分,隋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是为永济渠;南达余杭(今杭州),是为通济渠和邗沟。南北两个方向的河道在华夏大地东部平原上构成一个巨大的“人”字。开凿最早、时称“御河”的通济渠,是这“人”字那一撇的起首。

通济渠开通后,从隋至元通航700余年。隋唐时代,渠岸风景可谓盛大。据《大业杂记》记载,当时的通济渠“水面阔四十步,通龙舟,两岸为大道,种榆柳”。据说,隋炀帝对运河大堤上千里相接的柳荫喜爱不尽,于是给柳树赐了御姓,称为“杨柳”。唐时诗人白居易写下《隋堤柳》,盛赞柳荫绵延相接的胜景:“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

曾经的古城见证华夏文明

惠济区古荥镇内分布着修建于战国时期的保存最完整的“荥阳故城”,有“华夏第一城”之称的西山遗址和全世界最早、规模最大的冶炼工厂——古荥汉代冶铁遗址等遗迹,曾经繁荣一时的荥泽古城,见证了华夏文明5000年的沧海桑田。

荥阳故城、纪信庙、城隍庙、惠济长桥等国保、省保单位在惠济区俯拾皆是,西山古城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城等人文景观保存完整,历史文化、黄河文化,已成为惠济的符号。

以荥阳故城、西山古城、纪信庙、城隍庙和汉代冶铁遗址等为依托的古荥镇及周边,是郑州市历史文化资源比较集中的区域。

大运河文化片区作为郑州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四个历史文化片区之一,已列入省市重点项目,荥阳故城也作为大运河文化片区的核心项目,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

弘扬中原文脉讲好黄河故事

“围绕黄河文化、大汉文化、运河文化三大历史文化特色,努力打造以文化为特征、以旅游服务为主体功能的城市核心板块,打造黄河文化主地标,为讲好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的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惠济区锚定文化发展目标。

7月24日,重大文旅项目黄河天下文化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通过演艺等沉浸式文化体验集聚旅游人气,使周边景区由单一性旅游观光转变为涵盖多业态的文化深度体验型景区组团,演绎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绚丽灿烂。黄河国家博物馆选址已定,惠济区下半年将重点加快大运河文化片区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形成一批具有黄河文化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的文旅产品。

目前,惠济区正在根据市委要求,以“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展示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为目标方向,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坚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加强黄河研究,全面梳理黄河流域文化内涵,配合市级着力打造从西山遗址、荥阳故城、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到花园口抗日遗址的沿黄文化带等。依托黄河文化公园规划建设“自然风光+黄河文化+慢生活”休闲生态系统,让沿黄区域成为慢生活、微度假理想目的地。

体味“老”惠济、感受“新”惠济, 下一步,惠济区将把文化融入发展的全过程,体现惠济特点,彰显郑州特色,烙上河南印记,打响国际品牌。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