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大运河郑州段申遗验收进入倒计时
来源:河南日报  时间:2013/03/29 00:00  

流经河南的隋唐大运河见证着中原文化的沧海桑田。在嵩山历史建筑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包括郑州在内的沿线运河遗产将于今年7月左右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专家的现场评估验收。3月19日,记者在省文物局和郑州市文物局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大运河申遗郑州段的迎检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为中国大运河申遗郑州段顺利通过世界遗产专家现场评估验收夯实基础。

据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两条运河系统,它们是中国古代人工开凿的贯通南北的水运交通大动脉,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物质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开凿于隋代,由通济渠和永济渠组成。以洛阳为起点,向北至北京为永济渠,向南至杭州为通济渠,两渠在郑州交汇,全长2700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郑州市大运河水工遗存是此次申遗的立即列入项目,主要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包括现存地面的索须河部分河段和掩埋于地下的惠济桥段。此外,荥阳故城城址、古荥冶铁遗址、纪信墓及碑刻、荥泽县城隍庙等已被确定为申遗的后续列入项目。

据了解,世界遗产专家现场评估验收是2014年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审议通过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经严格筛选,全国有35个城市的申报项目在2009年进入了立即列入项目名单,郑州位列其中;2012年,最终确定27个城市的申遗项目正式递交联合国世界遗产组织接受2014年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郑州依然在列;而如果现场评审没过关,将从名单中删除,不得进入大运河“申遗”。“我们绝不能因为郑州的失误而影响全国申遗大局。”郑州市文物局副局长任伟说。

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阎铁成表示,大运河郑州段申遗不仅需要文物界同仁的努力,更需要周围的居民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大运河是活着的线性文化遗产,如果申遗成功,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对改善周边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城市、提升郑州知名度以及推进经济进步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助推作用。

我省文物专家张松林对于大运河申遗工作的前景十分看好。他说,大运河在郑州段有100多公里,它不仅是水上漕运的关键路段,而且是对外贸易的孔道,是泄洪的水道、是灌溉之脉,还是人工干预自然、人文风景的重要途径。郑州段运河在历史上长时间发挥了许多重要的作用,很多与运河有关的文化遗存在世界上是独有的。“大运河申遗是一件惠及数亿人民的大好事。”他说。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