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日报】400余件生产工具讲述“劳动的故事”
来源:郑州日报  时间:2014/06/18 00:00  

本报讯(记者 左丽慧)“钱”的本意是一种铲形农具?口头禅“一亩三分地”有什么由来?昨日上午在郑州博物馆开幕的“劳动的故事”展览上,400余件古今各种生产劳动工具将给出答案。市领导丁世显出席开幕式。

在长期生产过程中,炎黄子孙不断发明数量众多、门类丰富的各式劳动工具,展现了祖先的聪明才智和非凡创造力,真实反映了我国当时先进的科技水平。

昨日正值中国文化遗产日,郑州博物馆推出大型原创展览“劳动的故事”,展出430余件古今各种生产劳动工具,涉及耕耘植作、收获仓储、纺织渔猎和建筑冶金等领域。展览以农具诞生及其造型不断发展演变为脉络,结合中原地域特点和中华农耕文化的历史人文背景,从农具种类、功用、主要特征、制作工艺等方面综合介绍,从而揭示这些劳动工具背后的历史、人文故事以及古代传说。

“孩子不知道馒头是怎么来的,衣服是什么做的,通过这个展览,我可以告诉他,从古到今的人们如何耕田、播种、收获、加工粮食,怎么织布、裁衣,对孩子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市民郑女士带着孩子边看展览边讲解,而她自己也觉得这些劳动工具“非常亲切”。

此次展览从6月14日开始至8月底。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