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日报】保护利用文化遗产 传承创新历史文明
来源:郑州日报  时间:2014/07/01 00:00  


保护利用文化遗产 传承创新历史文明
——郑州市文物局工作回顾



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之观星台。


中国大运河郑州段(索须河段),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核心提示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位居“天地之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域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文化积淀深厚凝重,文物保护任务艰巨,传承创新潜力巨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郑州市文物保护工作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在郑州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怎样的重任、发挥着什么样的巨大作用?在本报创刊65周年暨党的93岁生日之际,记者采访了文物保护行业的相关人员。

走郑州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路

回顾郑州市文物工作,市文物局局长任伟颇有感慨。

“郑州市文物保护工作走过了不平凡的60年。60年来,郑州市文物保护工作从零开始,逐步得到加强,一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了科学的保护和有效的传承,文物保护事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任伟表示,在这种背景下,市委、市政府站在历史的高度、本着对历史文化遗产负责的态度,在全市行政机关普遍减员、缩编的情况下,审时度势,于2010年组建成立了郑州市文物局。

自成立至今5年来,市文物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清醒的历史责任感和高度的文化自觉,紧密围绕文化遗产核心价值的深入挖掘和展示,凝聚社会共识、加大资金投入、注重顶层设计、创新规划思路、破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难题,将丰富的遗产资源转换成为郑州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宝贵财富,走出了一条符合郑州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路。

“主要来说,我们主要做了7个方面的工作。”任伟介绍,首先是重视基础研究、凝聚社会共识。

市文物局从基础研究做起,深入挖掘本地区文化遗产蕴含的核心价值,以核心价值凝聚社会共识,夯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学术基础和社会基础。

2004年以来,郑州市分别成立了郑州古都学会和郑州嵩山文化研究会,2010年又整合两个学会资源,成立了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并将原郑州市城市文化研究所升格更名增编为副县级的郑州市嵩山文明研究院,作为学会的常设办事机构。

2013年,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社会各界和企业踊跃捐款,设立郑州嵩山文明研究基金,将每年的基金收入用于研究会的课题资助。学会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成立学术委员会,紧紧围绕本地区文化遗产资源,确定研究计划和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申报、重大课题定向委托等方式,广泛吸纳国内外智力资源。截至2014年,已经立项研究课题150多个,委托重大研究课题5个,产生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此外,由我市考古发掘机构承担的大师姑遗址、唐户遗址、娘娘寨遗址、李家沟遗址、望京楼遗址、老奶奶庙遗址等考古发掘,连续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目前全国入选项目最多的地区,在全国文物界、考古界引起极大反响。

为妥善处理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市文物局坚持规划先行,实施科学管理。在宏观层面,先后组织制定了《城市“六线”规划》、《郑州大遗址片区保护利用战略规划》,并将其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衔接、和谐共生。具体到单个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作,则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文物局相关要求,在进行必要的考古工作的基础上,委托相关资质单位编制了《“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文物保护规划》、《少林寺建筑群保护规划》、《郑州商城保护规划》等数十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规划及保护展示方案,并严格履行报批手续,确保我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市文物局还实行项目带动,打造重点工程。“为发挥重大项目的带动示范作用,我们近年来以入选国家文物局‘十二五’150处大遗址的郑州商城遗址、大河村遗址、新郑郑韩故城、巩义宋陵、新密古城寨、登封王城岗遗址等6处大遗址为重点,实施了保护展示工程,有效改善了大遗址的生存状况和周边环境,还文化遗产以尊严,打造城市靓丽名片。”任伟介绍,我市先后投入近10亿元用于郑州商城遗址周边拆迁、环境整治和本体维修,投入近6亿元用于郑韩故城本体维修及节点建设,投入近1亿元用于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陈列提升和二期建设。

此外,市文物局还多方争取、筹集资金,按照“修缮一处、开放一处”的原则,组织完成了郑州清真寺、新郑凤台寺塔、卧佛寺塔、白氏祠堂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方案的编制,并实施纪信庙和城隍庙维修、郑州文庙大成殿抬升及城隍庙戏楼维修、荥阳秦氏旧宅维修、中牟寿圣寺双塔维修、新密超化寺本体维修等数十项保护维修工程,在有效改善文物保存现状的同时,也通过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了遗产资源应有的价值。

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法制建设是基础。为守牢安全底线,市文物局先后制定颁布了《嵩山历史建筑群保护管理条例》、《郑州商城保护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严格坚持文物执法,确保文物安全。与郑州市公安刑侦、治安和消防等部门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挂牌成立了郑州市文物稽查大队警务室,建立文物行政执法联动机制,规范行政执法,四次蝉联全国文物执法案卷评比最高奖。同时结合“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将原来的市(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体系整合进市、县(市)区、乡(镇)办、村(社区)四级联网的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文物保护网络体系的信息化管理及市域文物保护全覆盖。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市文物局积极完善博物馆网络,提升公共服务功能。“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网络体系。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国有博物馆10家,民营博物馆12家。”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王景杰介绍,同时,通过功能升级改造,加强软硬件建设,大大提升了博物馆的服务水平。目前郑州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其基本陈列《古都郑州》荣列全国十大博物馆精品陈列。

北京时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正是市文物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靓丽城市名片的主要举措。“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既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大决策,也是功在当今、泽及后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市文物局遗产处处长张翼介绍,为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及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市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大运河先后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天地之中”和“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也成为古都郑州靓丽的城市新名片。

“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对形成‘保护遗产、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有着积极的作用。”记者从市文物局信息中心了解到,文物局一方面大力加强郑州文物网的建设,丰富网站内容,畅通沟通渠道,搭建了对外宣传和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利用“4·18古迹遗址日”、“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节点,组织举办诸如驻华大使走进河南文化遗产、2012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等大型活动,以及文化遗产进学校、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宣传,让文化遗产融入市民生活。

增强群众保护意识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长期扎实的基础研究工作,使得郑州文化遗产资源蕴含的核心价值日益明晰,文物工作思路更加明晰。”任伟告诉记者,2004年,郑州被中国古都学会认定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 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郑州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2012年《郑州大遗址片区保护利用战略规划》概括出郑州地区是东亚现代人出现到农业起源的核心地区;是华夏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核心地区;是中国统一王朝最早定都之地,是中国城市文明最早走向繁盛的核心地区;郑州地区是华夏传统文化体系形成发展与多元文化汇聚交融的核心地区。郑州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已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随着郑州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的日益明确,郑州的文化形象也日渐清晰,保护展示这一核心价值、塑造城市文化新形象、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工作思路也更加坚定。”任伟表示,目前我市正在围绕《战略规划》编制《郑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郑州大遗址片区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大遗址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重要遗址的各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郑州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厚积薄发,前途光明。

有为才能有位。郑州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和保护利用的扎实工作,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地位不断提高。为了保护郑州老奶奶庙遗址,二七区政府调整60亩土地,由郑州市文物局建设老奶奶庙考古遗址公园和东亚现代人起源研究中心;管城区政府为了推进郑州商代都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专门规划了新商城组团,设立专职指挥机构。郑州市委、市政府更是把郑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提高到郑州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在编制、经费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郑州市委把文化遗产保护落实情况列入重点督查的七个问题之一。可以说,郑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期。

任伟还告诉记者,郑州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众多举措,促进了保护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是保护管理机构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各县(市、区、管委会)都成立了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人才结构得到显著改善。二是初步建立起了以文物保护法规体系为支撑、各级政府为主体、文物部门为核心、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的大遗址保护管理工作体系。”任伟提出,建设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联审联批机制,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前置,实现了城市规划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衔接,有效规避了大遗址保护在城市建设中的风险;独具特色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延伸到了乡(镇)、村(社区),建立起了反应快速、责任明确的基层大遗址保护网络,连续多年实现了“文物安全年”,“此外,我们坚持‘规划先行’,保护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城市“紫线”规划》、《郑州新区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等区域性整体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实现了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无缝对接;而《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保护规划》等单体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则为保护展示利用行为提供了具体指导,确保各项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可喜的是,随着“4·18古迹遗址日”、“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节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的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社会共识。特别是2012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等大型活动在我市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带孩子到博物馆参观和参加一些活动,我们才认识到所生活的这片热土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中,市民常女士带着10岁的儿子参观郑州博物馆,在文化志愿者的积极宣传下,她当即表示,今后一定会增强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意识,主动参与到保护传承工作中来。

“回顾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随着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日益显示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效益。”任伟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当年游客数量就比前一年增加10%,达近800万人次;截至2014年,每年的游客增长率都在10%左右,国际游客也明显增。更为重要的是,申遗成功,促进了登封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步伐。在郑州市规划委员会会议刚刚通过的《登封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概念规划》中,登封市确立了依托“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以发展文化旅游为主导,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资源依赖型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

记者也了解到,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所在区域是郑州的老城区,也是郑州市最大的棚户区,居民多为低收入阶层。由于遗址保护控制,居民居住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2010年,郑州市启动郑州商代都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商都博物院片区和夕阳楼片区建设,投入5亿元进行棚户区拆迁安置。经过两年建设,占地20万平方米的遗址公园已经对外免费开放。疏林绿地映衬着巍然屹立、雄浑沧桑的古老城墙,昔日的棚户区已经成为文化氛围浓厚、环境优美的城市新景观……

和商城遗址公园带来的效应相同,以郑韩故城遗址、大河村遗址、巩义宋陵为代表的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工程的实施,也改善了当地居民生活、提升了城市形象,文化遗产保护真正实现了惠及民生。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