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报】建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 促进文化遗产服务民生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时间:2017/04/05 15:11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中心城区土地不断增值,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土遗址的保护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问题。尤其是文物资源分布密集型城市,土遗址既不能用于基本建设,又因为资金缺口不能得以全面保护,大多裸露于荒野或作为农田耕种。这种状况不但不利于文化内涵展示,也容易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侵蚀。为改变这种现状,促进文物“活”起来,发挥社会效应,郑州市经过认真研究,决定与国家生态建设战略相结合,与群众文化休闲空间拓展相结合,通过建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方式,全面改变当前土遗址保护现状,达到生态建设促进遗产保护的目标(生态保遗),服务社会发展。


    一、生态保遗的工作源起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对文化遗产服务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要“让文物活起来”,“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明确要求“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文物是国家的“金色名片”,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实物见证,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滋养。

    郑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重点支持的六个大遗址片区之一。在华夏文明起源发展中,以郑州为中心的嵩山地区孕育了连绵不断、传承有序的中原文明,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石,也为我们留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目前,郑州地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是全国范围内典型的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之一。数量庞大的不可移动文物以土遗址占大宗,大多只能裸露在外,极易遭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破坏。这种状况,既不利于遗址文化内涵的展示利用,也不符合党和国家“让文物活起来”的指导原则。因此,长期以来,作为文物大市和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如何使裸露于郊野的宝贵遗产改变地下气象万千,地上毫无生机的景象,使文物“活”起来,用起来,发挥经济、文化、社会价值,一直是郑州市历届党委、政府关心、探索的重要问题。

    2017年年初,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全面实施生态保遗专项工程,以建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为方式,利用3到5年时间连片建设中心城区、城市毗邻区、城郊地区3个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文化带、75处生态文化公园,以生态绿化方式让古遗址“活”起来,让古遗址成为市民文化休闲活动的主题公园,为城市建设强文脉,为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探索文化遗产片区化、集群化、生态化、亲民化保护新模式。


    二、布局思路

    生态保遗工程的目的是促进文化遗产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群众生活,所有项目谋划以服务人群多少为标准。根据越靠近中心城区服务市民人数越多的客观情况,生态保遗工程按照以人为本(距离社会群众远近)、先易后难(建设条件是否成熟)、分级建设(保护级别高低)和辐射带动(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四个指标,将全市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分为三个层级:中心城区(四环以内)、城市发展区(四环至绕城高速之间)和城郊地区(绕城高速以外)。

    中心城区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集中地区,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成后与群众生活联系密切,应按照城市中心公园、游园予以高标准规划建设。四环至绕城高速范围内属于城市发展区,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应以相对高标准建设,促进发挥文化、生态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绕城高速以外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距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核心区较远,以普通标准进行建设。同时,兼顾文物保护级别差异,市保单位、省保单位、国保单位的建设标准递次增高。


    三、原则与目标

    生态保遗工程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大生态、大环保、大格局、大统筹”为基本要求,将遗址文化内涵展示与生态绿化相结合,建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集群,实现生态建设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服务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系统工程。生态保遗工程严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工作方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突出展示遗址文化内涵为特色,以实现遗址本体和环境安全为前提,采用生态绿化模式,促进遗址保护优化、生态环境提升、休闲空间拓展、城市形象凸显有机衔接。协调做好文物研究、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各项工作,坚持“建成一处开放一处”,服务社会发展。

    为保证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属性,生态保遗工作应坚持四个主体,即: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功能定位以服务社会为主体,公园文化展示以遗址文化内涵为主体,植被绿化以本土植被为主体,配套设施以生态、自然、环保材料为主体,展示本土特色,塑造古朴自然的文化风格。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结合遗址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可与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湿地等生态项目结合实施。

    2017年至2020年,全市谋划建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75处,完成生态绿化面积5万亩,财政投资总额近百亿元,市、县两级财政按照3:7进行投资建设。其中,2017年主要目标为:基本完成全市主城区及周边具备条件的17处重要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面积1.5万亩。这17处重要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有国保单位7个、省保单位5个、市保单位5个,包括郑州商城东城垣、郑韩故城、大河村遗址公园二期、苑陵故城外城等。


    四、标准与保障

    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坚持两个“高标准”进行谋划,即:遗址本体保护要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去要求,公园建设要按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标准去落实。以这两个“高标准”为指导,把生态保遗工程建设成为生态郑州、美丽郑州、文化郑州的点睛之笔、领衔之作。具体要求是:四环以内国保单位应侧重文化内涵宣示,以现有城市公园、游园高标准建设综合公园。省级文保单位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应统筹文化展示与社会服务,参照国保单位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标准建设。

    为确保生态保遗工作中的文物安全和公益属性,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确保便民利民、服务社会的公益属性。遗址生态文化公园设计方案编制必须以文物勘探报告和考古工作资料为依据。为保障生态保遗工程顺利实施,确保建设质量,郑州市人民政府在春节后第一天召开的全市生态建设动员大会上印发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7年生态保遗工程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将生态保遗工程纳入年度考核目标,明确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为本辖区内遗址生态文化公园项目建设、日常管理责任主体,负责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管理全局工作。市文物主管部门负责生态保遗工程业务指导、咨询。


    生态保遗工程是古都郑州促进文物“活”起来的积极探索,是促进古遗址由“地下气象万千,地上毫无生机”向“地上绿树葱茏,地下气象万千”转变的文化气质提升工程,更是促进遗产保护服务社会的重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它不仅是落实党和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战略的具体行动,而且对当前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文化支撑力提升、中原经济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工程实施乃至于华夏文明起源和中国早期文明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密集型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探索,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同时,生态保遗工程作为长期推进的系统工程,仍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需要强化领导形成合力统筹推进,更需要上级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批评鞭策、建议献策。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