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仰韶文化房基迎来首次“体检”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8/12/28 14:02  

       新华社郑州12月27日电(记者桂娟 李文哲)中国考古界公认的“天下第一屋”,屹立5000多年的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迎来出土46年后的首次体检、试验、加固。

      “像仰韶文化房基这样的红烧土遗址本体加固,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尚无成功案例,相关研究也极少。”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馆长胡继忠说,此次尝试将填补红烧土遗址保护的技术空白。

       5000多年前的中国先民,住着占地近50平方米的四居室“豪宅”。在仰韶文化房基遗址展厅,记者看到,建筑的屋顶虽早已不在,但空间布局保留完整,1米多高的墙体屹立不倒,一间屋内还有套间。几名科研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加固墙体。

      “这可是个细致活。”胡继忠说,对于房基表面及柱洞内的积尘、粉化物及苔藓死亡体等,科研人员还要借助毛刷、竹刀等工具手动清除,稍有不慎就可能对房基造成损害。

       据介绍,以木为骨,以草为筋,拌泥砌筑建成后,用火内外煅烧整个房屋,像烧制陶器一样,“木骨整塑陶房”这种独特的中国建筑工艺是墙体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这一工艺受启发于当时发达的制陶业。

       仰韶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彩陶艺术闻名于世。仰韶文化艺术瑰宝——彩陶双联壶,就出土于“天下第一屋”,房屋主人的身份可见不凡。

      “天下第一屋”当年出土器物50多件,其中陶器20多件,主要是生活生产用具,包括一罐已经炭化的粮食籽粒。专家推断,四间房分别具有生活和起居的功能,表明当时已经萌发了私有制、家庭,中国先民正在迈向文明社会门槛。

      “前期着手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就很慎重。”胡继忠说,在通过病害分析及保护方法专项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后,最终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了“体检”方案。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孙延忠说,未来一年左右的工期内,科研人员将采用与房基墙体相符合的传统材料、工艺或先进技术,对房基红烧土墙体等进行保护加固修复,提高房基墙体红烧土的强度,防止房基墙体病害的继续发展,减缓风化破坏速度,为公众提供更加真实的观览体验。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