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她力量”】博物馆保洁员“变身”讲解员:“我们也是文物守护者”
来源:央广网  时间:2024/03/09 11:56  

央广网郑州3月8日消息(记者 夏莎)“你们仔细看,它的眼睛朝下,头也朝下,倒挂着,还有两只可爱的小黄耳朵,这是什么动物呢?”3月7日,走进郑州博物馆四楼的《锦绣云霞》展厅,身着保洁制服,腰间工具包装满保洁用具的郑州博物馆保洁员孙宝菊正站在玻璃展柜前,为前来观展的四五位游客介绍云肩上的图案。

郑州博物馆保洁员孙宝菊正在为游客讲解云肩(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孙宝菊话音刚落,一位游客的声音弱弱地传来,不是很确定,“蝙蝠?”“对!你真聪明!”孙宝菊马上肯定了她的答案,继续介绍说,“你们知道古人为啥把蝙蝠绣在衣服上吗?蝙蝠的‘蝠’和幸福的‘福’及富裕的‘富’都是谐音。所以,他们喜欢把蝙蝠绣在胸前,寓意‘福在眼前’。”

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向孙宝菊提出新的问题。孙宝菊面带微笑,讲得头头是道。为游客讲解文物时的孙宝菊热情洋溢,眼中有光,跟她心里“内向的自己”判若两人。

郑州博物馆保洁员孙宝菊正在为游客讲解云肩(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今年55岁的孙宝菊从2023年3月负责此展厅的保洁工作。因为“想要融入到传统文化的气息中去”,不忍看到游客错过讲解的遗憾,她一遍遍听专业讲解员、志愿者讲解,一遍遍在擦玻璃时“与文物交流”,一遍遍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知识,确认无误后,开始尝试将自己了解到的文物故事分享给游客们。她说,“关于历史,不能瞎说。可以少说,不能说错。”

记者在展厅看到,有的游客听完孙宝菊的讲解,由衷地称赞,“阿姨讲得真好!下次再来听您讲!”孙宝菊开心地与记者分享,有的游客听完讲解,加了她的微信,肯定她,“你这就是热爱,你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游客开心了,我也很快乐!”孙宝菊说,我无意中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开始意识到,我也是这些文物的守护者。我有责任、有义务把咱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郑州博物馆保洁员吴留萍正在进行保洁工作(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而在郑州博物馆的《创世王都》展厅和《豫声豫调》展厅,57岁的保洁员吴留萍、56岁的保洁员段秀姣也正趁工作之余为游客进行讲解。

郑州博物馆讲解员吴留萍正在为游客讲解青铜酒器(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你看,这是一套青铜酒器。爵是喝酒用的;觚是分酒器;盉三足,是调酒器;尊和罍是用来装酒的。”吴留萍边指着对应的文物,边为感兴趣的游客介绍。

郑州博物馆保洁员段秀姣正在讲解男靠背(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咱这个展厅有戏服、道具、乐器、兵器。你看这俩,一件是男硬靠,一件是女硬靠,都是戏曲表演中武将穿着的戎装。”喜欢听戏的段秀姣熟练地为游客讲起戏曲服装搭配美学。

“在博物馆工作之余,我们也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我们了解到文物用途和它们背后的故事之后,也情不自禁地想分享给游客们。”吴留萍说。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