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考察我市南水北调考古工地
来源: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市文物局  时间:2010/06/21 00:00  

市政协委员在南水北调赵庄墓地发掘现场考察。

市政协委员参观出土文物。

  6月18日上午,郑州市政协副主席舒安娜及政协委员十余人在市文物局局长阎铁成等陪同下,实地考察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水北调赵庄墓地发掘现场,听取考古发掘人员对墓葬区的性质、时代和布局特征的介绍。并召开了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座谈会,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和重大考古发现。
  据悉,赵庄墓地位于新郑市新村镇赵庄村西的一条南北向高岗上,墓地分布范围南北长500余米,东西宽近200米,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南水北调总干渠从墓葬区核心地带穿过,占压墓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赵庄墓地为春秋战国时期郑韩故城周边一大型家族性质墓葬区,这为郑韩故城周边族属分布及郑文化发展与演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科研素材。赵庄墓葬区中间被一条同时期挖掘的西北——东南向分布的人工沟一分为二,沟宽5-6米,深2.5-2.8米,为墓葬区家族墓地范围分界的标志。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根据相关规定,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积极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发掘面积近千平方米。虽然赵庄墓地盗扰严重,但还是出土了一批精美陶器,有鬲、罐、豆、壶、盂等,其中在M24中出土了铜铃、铺首衔环、玉璧、水晶珠、玉璜、玉玦、玉璋、水晶环等精美器物。目前发掘的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多为一棺,个别为一椁一棺,方向多为南北向和东西方向,时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中期。在考察过程中,政协委员们详细了解了赵庄墓地范围、结构、性质,以及南水北调干渠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新郑市政协、新郑市文物旅游局的相关负责同志也陪同视察。
  在随后举行的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座谈会上,市文物局局长阎铁成向委员们汇报了郑州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和重大考古发现。在已完成的8项考古发掘目中,新郑唐户遗址、荥阳关帝庙遗址、新郑胡庄墓地、荥阳娘娘寨遗址四个项目先后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郑州市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委员们在座谈会上畅所欲言,对郑州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就和郑州地区厚重的文化底蕴惊叹不已。市政协副主席舒安娜对郑州市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文物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要把文物工作取得的成果展示于公众;同时强调全社会都要树立文物保护意识,不要认为文物保护工作只是文物部门的事情,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加大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投入。政协委员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献言献策,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工作做出贡献。(信应君 黄富成 侯新佳 吕晓燕)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