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文明与中国早期文明暨纪念“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一周年 学术研讨会在登封召开
来源: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  时间:2011/09/28 00:00  

2011年9月24日,由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主办,登封市人民政府、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承办的嵩山文明与中国早期文明暨纪念“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一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文化圣山嵩山脚下召开。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馆、南开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博物院、郑州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中医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古都西安、杭州、安阳、洛阳等地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省市领导王文超、丁世显、张民服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丁世显主持。

会上,研究会会长刘其文说,作为研究会首次召开的大型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主要讨论两个主题,一是嵩山文明与中国早期文明的学术研讨; 二是纪念“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一周年,对“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引向深入的学术讨论。他同时介绍,研究会成立一年来,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先后完善了各项制度;成立了由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确定了51个首批立项课题,并制定了明年的选题方向及课题指南,明确了下一步学术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内容。嵩山文明研究正在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研究的一门新的学科,势头日劲。今后,研究会将与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携手,多出成果,多出精品,为现代文明建设服务。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文超在大会上讲话,他指出,十年申遗,郑州、登封两地重塑了一种文化精神,它是一部伟大的史诗,这部史诗已经载入中国、乃至世界遗产的史册。首次召开的嵩山文明与中国早期文明学术研讨会,是嵩山文明研究的一件大事,必将对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的探索和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嵩山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环境因素而占尽先机,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和聚居地。4000年前,嵩山地区诞生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从此有了“中国”的雏形,“禹都阳城”、“商汤都亳”,文明的大幕徐徐拉开,华夏文明由此肇始、繁荣。中原最大的资源优势就是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如何在这个基础上发挥好城市的文化优势,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嵩山文明和中国早期文明的研究与探索无疑为这一课题找到了破题的路径。开展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的探索和研究,将会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文化内涵,对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他强调,应着重加强对文明起源、“根”文化、中原古都群、“天地之中”文化等方面的学术研究。

会上近20位专家学者分别对嵩山文明与中国早期文明进行了研讨与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嵩山地处黄河之滨,位居中原腹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此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文明。利用嵩山地区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嵩山文明的深刻内涵,推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与会专家参观“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之登封观星台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