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的中原与周边——纪念郑州商城发现60周年暨韩维周、安金槐、邹衡先生学术成就研讨会隆重举行
来源:嵩研院  时间:2015/07/21 00:00  


2015年7月18~19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局、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局和郑州古都学会承办的“夏商周时期的中原与周边——纪念郑州商城发现60周年暨韩维周、安金槐、邹衡先生学术成就研讨会”在河南郑州黄河饭店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以及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1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本次研讨会围绕“夏商周时期的中原与周边——纪念郑州商城发现60周年暨韩维周、安金槐、邹衡先生学术成就”主题,采取重点发言和分组讨论的模式进行。会议旨在为了解郑州商城发现60年来相关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提供研讨、交流平台,同时共同缅怀对郑州商城发现和研究做出巨大贡献,夏商周考古的重要开创者韩维周、安金槐、邹衡三位考古学家。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时任郑州市南学街小学教师的韩维周先生在郑州二里岗发现了大量的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为开端,揭开了一座沉寂三千多年的商代早期王都的神秘面纱。以韩维周、安金槐和邹衡先生为代表的几代学者对郑州商代遗址的发现、发掘和研究,揭示了罕为人知的商代前期的历史文化面貌,为探索夏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考古学的一座里程碑。使殷墟之前的商文明这个不解之谜经由郑州商城遗址的发现得以找到答案,为灿烂的殷商文明找到了源头,使商文明的文化发展链条得以完整。

60年来,郑州商城遗址的学术研究成果丰硕,通过大量考古发掘和研究,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夯土城墙、宫殿建筑、祭祀场所以及居住遗址、作坊遗址等,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原始瓷器等大量珍贵的文化遗物,出版、发表了《郑州二里岗》、《郑州商城》、《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郑州商代铜器窖藏》、《郑州商城初探》、《郑州商城研究》等一批学术专著、研究论文和考古发掘报告,充分证明了郑州商城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三千年以前规模最大的王朝都城遗址。在国家、河南省、郑州市和社会各界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对于郑州商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也取得显著成绩。郑州市先后编制了《郑州商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郑州商城遗址东南城垣保护方案》、《郑州商城遗址文物本体保护展示方案》、《郑州商城遗址公园建设规划》等保护规划方案。目前,一座“一环一带八点五区”的郑州商城遗址公园已建成并开放,使郑州商城遗址成为郑州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让市民切实分享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


研讨会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别做了“郑州商城发现与研究”、“郑州近年来夏商周考古新发现”专题报告,介绍郑州商城以及郑州边地区夏商周考古新发现及研究成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刘旭教授做了《深入开展夏商文化探讨的几点设想》的学术发言,对夏商考古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分组讨论会上,各位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郑州商城的发现与研究”、“嵩山及周边地区夏商周考古研究”、“嵩山地区古代文明化进程研究”等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会议最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李伯谦先生做了总结发言,对此次研讨会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今后深入开展夏商周时期中原与周边研究提出指导意见。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此次会议加强了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沟通,对郑州商城及夏商周考古学研究、乃至于中华文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此次会议对郑州商城遗址的永续保护和利用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与会专家表示,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传承和发扬老一辈学者治学精神,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不断催生新的研究成果,推动郑州商城遗址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19日上午,与会专家学者考察参观了“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东赵遗址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