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何以中国”殷墟甲骨·文字传承系列丛书捐赠仪式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顺利举行。活动由郑州市社科联指导,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和郑州甲骨文学会联合主办。
郑州市社科联有关负责人表示,推动甲骨文普及教育的关键在于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让甲骨文“活”起来、“动”起来,既要推动传统甲骨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现代科技融合,又要重视甲骨文教材和课程的开发和普及,进一步提升甲骨文的影响力、传播力。
仪式上,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高新区外国语小学等6所学校分别接受了捐赠的文字教材《殷墟甲骨·文字传承系列丛书》。郑州外国语学校《甲骨风云》项目负责人张燕表示,获赠的图书凝结了甲骨文研究领域多名学者的心血和智慧,也为学校甲骨文学习插上有力的翅膀。学校将善用此书、用好此书。在能力所及之处,借用此书让甲骨文这项冷门绝学得到关注和热爱,为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河南大学教授曹建墩认为,优秀文化传承需从青少年抓起,需要面向青少年普及甲骨文知识,进而塑造其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仪式结束后还进行了“甲骨文知识课堂”专家讲座,郑州大学刘风华、河南大学陈颖琪等专家围绕文字起源、甲骨文价值、甲骨文字识别等开展专题讲座。
距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已经过去125年,从“养在深闺无人识”到“名扬海外人皆晓”,近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专家、爱好者的努力,甲骨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斑驳甲骨,见证华夏的辉煌时刻,也记录着解锁商文明的密码。为让甲骨文这一蕴含华夏文明文化基因的古文字研究传承下去,在青少年中普及甲骨文知识势在必行。
商代的璀璨文明从郑州商城开始,著名考古学家袁广阔先生指出,商代后期的甲骨文就是在早商文字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作为集中展示早商文明的主题文化空间,致力于打造教育的“第二课堂”,引导青少年串联起商文明的发展脉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贡献力量。